近日,汉滨区第一医院介入肿瘤胸外科护理团队,为一位高龄食管癌术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腔内心电图定位新技术。建立宝贵的“生命路线”,确保患者术后用药安全和营养支持,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保障,极大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新的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置管结束后在床旁即可进行。对于危重、卧床、昏迷、带有引流管等患者尤为重要,能减少搬运带来的不便与风险。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是通过特制心电导联线连接PICC导管导丝和心电监护仪,观察置管过程中P波的特征性改变来判断导管尖端是否达到上腔静脉位置。该技术既满足置管过程中实时调整导管尖端位置的需要,又能及时判断并纠正导管异位,确保无需重复穿刺。此项操作相比传统X线定位更方便,快捷,对于患者来说更加节省费用,减少射线辐射。
专科护士简介
马林飞,本科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9年。2024年6—7月,参加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三期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证书,被评为“优秀学员”。擅长PICC、中线导管植入及维护,PICC腔内定位技术,输液港维护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判断与处理。(供稿: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