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街头,有她辛勤忙碌的身影;群众家中,有她深切关怀的话语;办公室里,有她伏案疾书的背影……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她永远冲在前面,用步履丈量着社区每一个角落。县人大代表、城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蒋建琴,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用温暖的光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也点亮了居民心中的希望与信任。
每天早上,蒋建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里走一走、看一看,和社区居民拉拉家常、听听诉求。蒋建琴告诉记者这是她了解社情民意最直接的方式,只有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问题、需求,才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我在社区工作20多年,群众遇到揪心事、烦心事,第一时间都能找到我,这就是群众对我的信任和认可。”蒋建琴说:“看到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群众露出一张张笑脸,我也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扎根社区多年,蒋建琴始终心系社区建设,情牵民生改善,成为大家心中的“贴心人”。
2024年,住在安山路巷子的居民向蒋建琴反映,自家旁的一段围墙,把连接主路的入口封了起来,而且堆放了各种杂物,完全堵塞了通道,出入得绕行一段距离,出行很不方便。在了解到居民诉求后,蒋建琴实地察看现场环境,多次走访附近居民,打通居民的思想工作,并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在她的努力下,这道阻隔通行的围墙被拆除了。围墙的拆除,不仅打通了“断头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也拉近了居民群众与人大代表的距离。
在基层,群众矛盾纠纷多种多样,面对纷繁复杂的纠纷,蒋建琴总是先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将心比心进行换位思考,用心用情为群众化解纠纷。
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蒋建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充当着“和事佬”的重要角色。曾经有一次,老街两户邻居因为房屋修建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双方互不相让,关系一度十分紧张。蒋建琴得知此事后,多次主动上门,以平和亲切的态度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
老街居民谌桂平告诉记者,她们去年修房,因为老街上地基比较窄,邻里之间为了地基经常争吵。但只要一打电话,蒋建琴都很快赶来进行调解,叫她们搞好团结,该让的让,该宽容的宽容。
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蒋建琴深感重任在肩,坚持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责任使命。
在春节正月初二这天,正在值班的蒋建琴接到了一通电话,原来公路段家属楼的居民向她反映,院子里的下水道管道老化、堵塞严重,导致污水倒流、异味弥漫,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了解到情况后,她第一时间来到了现场,并迅速联系相关部门商讨,敲定解决办法,为居民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
公路段家属楼居民杨宝清说:“我们向蒋建琴反映了这个问题以后,她马上就来看问题现场,在放假期间还联系到了施工队,一天连续跑了好几趟。”经过数日的紧张施工,下水道终于得以疏通。看着污水顺畅地流淌,居民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扎根基层20余年,蒋建琴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逐步成长为社区“领头雁”,她用脚步丈量街巷,用心倾听民意,用情办好实事,在基层一线积极履职,展现代表担当,不负群众期待。
“作为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群众的重托和期望,在履职期间,我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反映民意,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蒋建琴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基层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张源浩)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