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巴县泾洋街道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泾洋街道始终坚持“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村(社区)支部利用“院坝会+”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农村党员、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召开院坝会,探讨实际问题,共商解决办法,并借助该平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传播乡风文明的主力军作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9个,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0余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引领群众自主、有序地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将党建触角延伸至精神文明建设的“神经末梢”。
选树典型,引领农村文明风尚展现新高度
泾洋街道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设置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各村(社区)每年评选一批“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利用善行义举榜上榜公示,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化引领身边人,营造人心向善的良好氛围。2023年共评选表彰“道德模范”17户、“十星级文明户”98户、“五好家庭”23户、“文明家庭” 19户、“好媳妇”19户、“好婆婆”5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引领农村文明风尚向好向美发展。
移风易俗,构建乡村治理移风易俗新局面
深刻把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系统思维,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民风民俗,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主管作用,建立健全人民调解、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进一步发挥农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强化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新村规民约及各项章程,通过“软引导+硬约束”的方式,促进乡风民风向善向好,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形成和谐崇德、节俭文明的良好风气。(刘阿芮)
责编:张金侠
编辑: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