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紫荆镇红花村地处汉滨区北部中高山区域,距安康城区85公里左右,辖14个村民小组,户籍340户1099人。现有耕地面积2116.38亩,林地面积3.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095.6亩,村级活动室400平方米,活动广场200余平方米,村“两委”班子由8人组成,平均年龄50岁,全村共有党员30人。
2024年,红花村被评定为“三类”党支部,为了甩掉这顶帽子,顺利晋档“二类”党支部,红花村党支部围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方案,对标“一强五好”目标,多措并举推动红花村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提质增效。
强化支部联建,助力支部发展。紧扣“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的措施,优选2名年轻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队伍中来,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按照“建强村党组织”的工作要求,村党支部积极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开展内外联,与安康市天瑞源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联建,为村民免费调运各类蔬菜苗累计2万余株;开展城乡联,与帮扶单位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机关支部共计40余名党员,在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成立地广场开展了“结对联建庆‘七一’ 同心筑梦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村企联,与安康农商行紫荆支行党支部开展金融联建,全村小额信贷36户174.85万元,助力振兴发展。
抓好分类管理,凝聚发展合力。将全村30名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骨干党员、老年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5大类,落实党员分类管理;搭建“网络党支部”,用好“红色紫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宣讲活动,组织在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抓实日常学习,做到党员学习不漏一人;发展壮大村级党员队伍,2024年发展党员1名,接收入党申请书5人,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名。规范使用“一本通”,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
注重产业发展,助力产业振兴。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结合本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这一实际,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上积极探索,在推进地块儿连片化、规模化上想办法、下功夫,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借助“党支部+合作社(农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本村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5个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持续促进农户增收。2024年,红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为“五星”新型经营主体、秦味源家庭农场被评为汉滨区示范家庭农场。安康高红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汉滨区红花瑞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粮食作物玉米增密、纯大豆种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项目上获得粮食项目奖补4.2万元。同时,村支部多次邀请专家和技术员讲授种植技术要领,增强了经营主体的信心,坚定了产业发展道路。支部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发展资金45万元,新修2处50立方米水窖灌溉工程,助推产业振兴。
狠抓乡村治理,美化生活环境。今年以来,红花村党支部多次就基础设施环境、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召开群众院落会,本着“大环境跟得上、小环境走在前”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制定《红花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评分标准和整治提升标准,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红、黄脸”挂牌评选活动,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改提升的内生动力;制定“二五”工作法,加大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发动本村公益岗人员广泛参与、集中整治、清扫环境卫生,落实人员定片包段的工作机制,动员全村群众落实门前“五包”责任,着力解决红花村人居环境中的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谢应军)
责编:董琪昌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