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青山镇积极构建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能力优、带富本领强、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证。
以“选”字当先,坚持优中选优,不断改善队伍结构
坚持标准选人,锻造政治过硬队伍。始终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为目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人选把关,按照“十严禁”的要求,落实干部考察、资格联审、任职回避机制。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头雁队伍。以村“两委”换届和年底招商引资“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工作为契机,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带头人,注重优化年龄、学历结构,着力配强“领头雁”队伍。目前,青山镇42名村干部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9名,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18名,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实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紧紧围绕“政治功能、班子建设、党员管理、基层治理、群众评价”等方面及时开展村“两委”班子运行综合分析研判,对作用发挥不好的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今年以来,开展综合研判2次,先后调整村干部2人。
以“育”字发力,抓实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拓宽教育培训渠道。采取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组织村干部参与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引领农村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每年组织村干部培训不少于5次,共参加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21人。实施结对帮带机制。坚持“师傅带徒弟”,指定包村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担任新进入村“两委”的年轻干部的“导师”,采取一对一帮带,让“雏雁”变“强雁”。目前,为6个村年轻干部配备帮带导师12名。培育村级后备队伍。聚焦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改革发展等一线中实绩表现突出、组织认可肯定、党员评价优秀、群众口碑良好的优秀村民小组长、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储备村组干部,着力把农村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不断充实村级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截至目前,青山镇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7人。
以“管”字为要,强化目标管理,不断点燃干事热情
落实待遇保障,让村干部“安心”。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补贴+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综合岗位补贴,按照个人缴纳+财政补贴的方式全面落实村干部医疗保险和离任补贴等政策,从待遇保障解决村干部的心头顾虑。注重精准考核,让村干部“尽心”。探索实施常态化制度化考评考核管理办法,制定《青山镇村(社区)考核实施细则》,把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注重民主测评,全面考核村干部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级班子动态调整、绩效发放以及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强化警示教育,让村干部“用心”。突出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扎实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发现解决村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村级组织决策程序,从严规范村干部的履职行为,让“我要干”“争着干”“比着干”成为常态。今年以来,通报违纪案例2例。
以“用”字为本,注重实干担当,不断强化队伍管理
坚持试岗用人。大胆使用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将村级后备人才和有意愿到村任职的优秀人才安排到村试岗,结合各自的特点为其安排工作岗位,增强试岗干部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积累基层工作经验,通过对试岗期间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群众口碑等情况的全面了解,有效保证了选人用人质量,真正“试”出好干部,成为业务骨干力量。今年以来,新纳入村班子干部1名。强化练兵比武。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坚持在实践中交任务、压担子、强能力,推选优秀村干部到镇跟班锻炼,促进村干部在实践中掌握工作技能,将村委会重点工作纳入青山镇“月考月评”行动,分别授予红旗和黄旗以示鼓励和惩罚,常态化开展现场观摩评比、党建联盟和“擂台比武”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互促共进的良好氛围,促进村干部实战能力大提升。拓宽成长渠道。畅通晋升通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考录,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青山镇累计有1名优秀村干部通过考试录用为公务员,3名村干部通过事业编招录考试。(张森林 刘会磊)
责编:张金侠
编辑:欧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