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文明 旬阳市棕溪初级中学开展“学习先进典型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研学活动

旬阳市棕溪初级中学开展“学习先进典型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研学活动

3月17日,旬阳市棕溪初级中学150余名师生走进全国文明村王院村,开展“学习先进典型·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专题讲解、互动实践、沉浸式体验,学生们在乡村振兴的鲜活课堂中感悟奋斗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一部山乡蝶变史,拓印党群连心的奋斗年轮,解码共同富裕的实践密钥

学生们首先参观了王院村村史馆。王院村村史馆紧紧围绕“奋进”主题,以印记、奋斗、榜样、传承、展望五大篇章,聚力书写王院村奋力“突围”的光辉历程。30年前的王院村,是秦巴山深处“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的贫困村,村民自嘲“人走山路猪坐轿,人在流汗猪在笑”。1992年,退伍军人陈分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用钢钎铁锤凿山开路,靠人力架设电线杆,硬是在悬崖峭壁上修通10公里出山公路,架设40公里输电线路,彻底打破封闭困境。

在陈分新“干群同心、艰苦奋斗”的理念指引下,王院村逐步形成烤烟、魔芋、林果等六大支柱产业,建成“一园一区五基地”产业格局,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收入达1.88万元。村内设立的乡村振兴学堂累计培训2.4万余人次,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王院人在陈分新书记带领下,绘就出一幅中国基层农村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时代画卷。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c3c513b35045a380f9dfe46aaa4bc4.jpg

一座警示教育展厅,破译邪教伪善的精神鸦片,筑牢明辨是非的思想堤坝

学生们接着参观了王院村反邪教警示教育中心,警示教育展厅通过“沉浸式”体验、“解码式”解读、“警醒式”教育,运用声、光、电等高技术手段,生动地向师生们普及邪教组织的表现形式、邪教的危害、反邪教相关法律法规等常识。志愿讲解员从“知邪,辨邪,防邪,治邪”四个维度,让师生们详细了解邪教组织是如何通过精神控制、编造邪说、诈骗钱财等一系列的违法手段侵害人民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治安。

讲解员着重强调:“筑牢思想防线需从文化中汲取力量,传统文化的浩然正气和红色文化的忠贞信仰都是抵御邪教侵蚀的精神铠甲。发现可疑线索要立即通过12339平台举报,让国家安全观融入日常生活。对邪教的歪理邪说不听、不信、不传,从自身做起。让“国家安全观”从口号变为行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爱党爱国成为青春底色。”活动尾声,全体学生在“志愿反邪签名电子簿”上依次签名。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75110825e3a64be4f4b7f0fcd7ce69.png

一场生动的舞台剧,铭刻李兆众的碧血丹心,淬炼忠诚信仰的精神火炬

学生们随后观看了大型汉调二黄现代歌舞剧《一位母亲的遗言》。该剧以1941年“旬阳惨案”真实历史为叙事基底,通过多维度艺术呈现为研学青年开启时空对话。当雄浑激昂的旋律一响起,人物角色依次出场,细腻而又充满爆发力的舞蹈动作与音乐效果完美融合,瞬间将时光拉回到1941年那个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讲述李兆众烈士投身革命、壮烈牺牲的情景,为保护同志,他放弃逃生的机会,为保守党的秘密,他宁死不屈,牺牲了年仅24岁的生命。耳畔萦绕着英雄们的铮铮誓言,心中澎湃着英雄们的精神力量。

“当染血的长衫在追光中如血色花瓣凋零,我真切触摸到了教科书里凝固的信仰温度——那不是铅字堆砌的概念,而是先烈用生命焠炼的精神火种。”学生唐乐乐在观后感中写道。这种将历史场景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艺术表达,成功实现了红色基因从文本记忆到情感认同的转化。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905677454c80abf1aff728693dee78.png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贯通民声与国策的对话通道,擘画乡村振兴的绿色蓝图

致敬榜样,学习陈分新书记的先进事迹。作为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分新16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将王院村的蝶变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国家方案”。他提出的《关于建设棕溪汉江大桥的建议》,历经十年持续呼吁,终在2023年促成这座长262.8米的跨江大桥建成通车,让两岸5万群众告别摆渡历史。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农村养老保险、高铁设站等60余件建议中,始终带着泥土气息的履职智慧: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关于农村药品配送的发言引发国务院医改办现场办公;针对生态补偿机制缺失问题,连续五年提交议案,推动国家将水源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

“当代表就要把群众的呼声带到北京,把党的政策带回山村。”每次参会归来,陈分新都会马不停蹄地开展宣讲,足迹遍布机关、学校、军营。脚底沾满泥土,胸中装着国策,他以“双向奔赴”的履职实践,让他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

这场跨越时空的研学之旅,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触摸信仰的温度。王院村的奋斗史诗与李兆众烈士的碧血丹心,构筑起精神传承的双子灯塔:一面是陈分新书记以钢钎铁锤凿出的致富之路,诠释着基层党员逢山开路的担当;一面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守护的忠诚信仰,浇筑成抵御邪教侵蚀的精神铠甲。当同学们站在王院村口眺望青山绿水,当反邪教签名化作守护家国的庄严承诺,民族复兴的种子已在心底生根发芽。旬阳市棕溪初级中学学子将以此次研修为火种,致敬榜样人物,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念根基,在修心正德、砺志笃行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唐鬲)

责编:张金侠

编辑:昂扬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