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泾阳县人大宣朝主任的组织下,我们怀着崇敬与期待,一同前往西安思源学院参观陈忠实文学馆。初入文学馆,虽感馆展稍显寒酸,却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陈忠实先生一生的轨迹以及他创作《白鹿原》的艰辛历程。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一段关于文学的传奇。
在展厅中央,一组栩栩如生的泥塑瞬间将人拉回到《白鹿原》的世界中。那是白玲过百日的场景,仿佛时光在此凝固。原上百姓一桌桌围坐在一起,大老碗中盛着的菜肴和转桌的酒壶,散发着朴实生活的味道。这组泥塑中有一百多个人物,个个形态不同。有的正夹起一筷子菜往嘴里送,有的与身旁的人高声谈笑,有的抱着孩子。他们的服饰、发型、姿态各异,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原上生活画卷。
在一组展柜里,若干版本的《白鹿原》静静地躺着。法文、韩文等不同语言的版本,如同一个个文化的使者,将这部伟大的作品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英文版。据文学馆里的王老师介绍,当时陈忠实老师不太懂这些外文事宜,而法国购买了欧美的发行版权。想象一下,如果有英文版的《白鹿原》,或许它就有可能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这部作品的魅力。这不禁让我们感慨,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时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留下一些小小的遗憾。
目光转向另一组展柜,电影《白鹿原》的剧照映入眼帘。其中有一张,竟然是以泾阳安吴迎祥宫为场景拍摄的。这一发现,让我们对《白鹿原》的认识更加立体和丰富。泾阳安吴迎祥宫,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为电影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它仿佛是一个时光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传承。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文学巨著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引领我们穿越时空,感悟人生的百态与历史的沧桑,《白鹿原》便是这样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白鹿原》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人性洞察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它描绘了白鹿原上白鹿两家的恩怨纠葛、家族的兴衰荣辱,以及在历史变迁中的众生相。白嘉轩的刚正不阿、鹿子霖的狡黠自私、田小娥的悲惨命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陈忠实先生用他的笔,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真实与苦难、希望与奋斗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也看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不可阻挡之势。《白鹿原》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
品读《白鹿原》,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思考、感悟,从作品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它让我们明白,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跨越时空、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共鸣。陈忠实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站在陈忠实文学馆里,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先生的气息,仿佛能看到他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的背影。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继续品读《白鹿原》。(作者:任小钊)
责编:王薇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