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中心城区的张家畔街道办事处,总土地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管理人口256020人。作为全省最大的城乡复合型街道办,一直以来面临基层治理“体量大、网眼粗、罩不住”及“社区网大、事多、人少”的问题。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区基础设施和土地征迁方面暴露出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反映诉求多、信访矛盾多的“三多”难题,也成为了街道办要花费大量精力应对的挑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从2021年开始,张家畔街道开启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六个一”开门接访,“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
2021年,张家畔街道全年累计接到信访案件217件,2022年,下降为77件,2023年截止目前是28件……这些近乎夸张的“断崖式下跌”数据,是张家畔街道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多元矛盾调处机制的有力证明。
“张支书,这个问题你不给我解决我就要上访!”位于张家畔街道张伙场村委阵地,村民彭巨华、彭巨荣正在因为道路硬化的问题在村委反映情况。支书张宝顺一边耐心安抚彭姓兄弟,一边安排人把涉事邻居和相关调解人员、包村领导叫到村委。热茶倒上、“好话捣上”,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家终于达成和解,村委会按照规定让两人签署了和解协议……
类似这种情况在村委每周都要上演,村支部书记张宝顺说:“今年我带领全村修了5条路相近15公里,遇到村民不理解阻拦、闹事的情况也特别常见,但是自从有了正规的程序和办法,这些都不是让人头大的事了。”张支书口中的“正规的程序和办法”就是张家畔街道“六个一”矛盾信访包案机制,即一个村子一个团队,一件信访一个专班,一周一次信访调度。别看三板斧,用上就知有没有,2022年,张家畔街道将24名副科级以上领导、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21名法律顾问、216名村(社区)调解员以及550名网格员,以“专职+兼职”的方式分配到16个村和16个社区,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村(社区)信访矛盾化解“大团队”,真正做到网格员上门入户查访、村委团队开门接访、包村驻社区领导能到现场。
对一级村社区解决不了的、重点疑难案件,由街道党政一把手、四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书记亲自包案、亲自接访、亲自调度、拍板定案,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上访案件或是群众矛盾比较尖锐的案件,及时下沉一线、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调查解决。
因此,街道一周开一次信访调度会议,由主管信访的分管领导汇报一周来的信访苗头及信访案件处理情况,将解决不了的矛盾摊开来、把疑难杂症摆在桌面上,对重点案件集体协商,加大工作力度,明确信访责任,确保案件及时解决,从根本上减少群众的重复上访。
“1+3+N”人民调解,“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的一边”
高裕,张家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在张家畔街道工作了近40年后,因其出色的矛盾调解能力,现被张家畔街道返聘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主任。2023年,他获得了“全国模范调解员”的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党员,他经常说:“调解是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也是一门用心用情的艺术,要始终为群众考虑,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
2021年4月,四川凉山彝族同胞子尔日鬼在靖边某砖厂打工期间操作不慎,左手两个手指被轧断,在住院治疗期间,因子尔日鬼不听医生嘱咐,导致伤口感染长期治疗未愈。一方不出院,砖厂老板认为这是个无底洞,求助于高裕。经四天苦口婆心劝说、撮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子尔日鬼拿到补偿款后,给调委会送来了“精法巧调,求和促稳”的锦旗,以示感谢,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高裕所在的张家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近年来逐渐探索形成了“1+3+N”的矛盾调处机制,即党建引领,打造“网格化的警务室”,探索党务+警务矛盾调处机制,30名警务工作人员挂靠村(社区)“两委”班子履职,合力攻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三调联动,打造“家门口的调解室”,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为保障,行政调解全力支持的三调联动机制,相互配合,有效衔接, 强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多元融合,“一站式调解化民忧”,积极组织动员调解员、治保会、乡贤、司法专业人士、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专群结合的工作合力。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解决难易、专业化程度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评估,组织进行“点单式”“邀请式”调解。如对物业、房产等专业领域纠纷,组织住建局物业指导中心、县法院、顾问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家庭邻里纠纷则组织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参与,提升调处成功率。2023年,街道办全年累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90余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矛盾纠纷处置工作目标。
“156”全科网格化治理,“延伸到最后一里的张畔实践”
除了暴露出来的信访和矛盾,那些潜在的隐患和苗头性矛盾怎么发现?张家畔街道“156”全科网格,探索出党建引领“五级五长”体系、符合张家畔实际的一条可行路径。
近期,新伙场村网格员在每日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七组富民小区村民石宏伟把自家的鸡喂养在前排刘军及邻居三户房屋后,还堆放柴禾在天然气管道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与邻居查访,得知石宏伟没有意识到安全隐患,圈养鸡也是有邻里不睦已久、故意所为之因。村委调解委员先行调解效果不理想,网格员就用“随手拍”功能将该事件反馈在了张家畔街道“156全科网格化社美邻亲”智慧平台上,西郊派出所在2天内,接单到现场进行联合劝说和正规执法,石宏伟终于搬离了鸡圈和柴禾,将一起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在萌芽状态。
怎么摸清群众底数?如何了解真实民情?张家畔街道从2022年以来,实行“一个平台、五级网格,六边矩阵”的“156”全科网格化治理。建立了“社美邻亲”智慧网格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将辖区群众的信息、动态录入平台,实时更新,群众也可以利用手机小程序了解街道社区最新工作动态、反馈反映各类问题等。目前智慧平台累计录入251318条居民信息,网格员使用率100%,群众推广率达到80%。构建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村)—网格(村民小组)—楼栋(巷道、中心户、门店)的五级联动网格体系,将全街道25万的超大体量人口划分成科学可行的最小单元,共设置了498名专职四级网格员、2425名兼职五级网格员。目前网格员累计入户走访量达到127万余次,上传网格民情事件6689条,通过“随手拍”和“书记信箱”等功能累计解决759条居民需求。
群众的大难题谁解决?涉及到行业和部门的问题怎么办?如何把“双报到”单位精准定位到点上、派驻在事上,集中精力办大事、高效快速办实事?张家畔街道在“156”全科网格化治理的在四级网格层面上配置了“六员”,主要有“双报到”单位派出的治理服务员、辖区派出所派出的治安管理员、卫健局派出的卫生健康员、城市执法管理局派出的城管执法员、市场监管局派出的市场监管员和街道派出的矛盾调处员等。三、四级网格将群众诉求在职能部门下派的“六员”平行层进行递转,职能部门按照职责权限接诉办理,群众对办理情况实时打分评价,让群众的事“一刻不停留、件件有回应、事事能解决”。
譬如辖区的东新和宇文路两个移民安置群众居住的居民楼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经研判街道吹响“哨声”,县住建局、乡振局立即响应,为社区配备了1300个灭火箱和2600个灭火器,成功解决了这一需求。
网格化作用如更好发挥?怎么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里”?目前,街道正在优化完善网格党支部建设,把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业委会<物管会>成员、“双报到”党员这些人群吸纳进来,把网格党员的岗位职责挂出来、把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列出来,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大家的问题一起干”。
近年来,张家畔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平安陕西先进单位”、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十佳司法所”、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连续多年获县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长期位居前列。“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深入基层一线找答案、想措施、出机制。我们街道办一直秉承着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张家畔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涛同志说。(贾向萍 思代春)
责编:杨阳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