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行走在乡间沃野,温室大棚排列有序、村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举目四望,留坝县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
留坝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持续在固根基、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上下功夫,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路子越走越宽、农村面貌越变越美、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科技赋能“慧”农业
走进江口镇青岗坪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一颗颗翠绿的蔬菜收获在即,一台收割机穿梭在“绿色海洋”中,一个小时便可完成近2亩蔬菜收割。自动化的种植,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率,智能化的管理也保障了蔬菜的品质,让基地的蔬菜深受市场欢迎。
科技不仅带着蔬菜“飞”出秦岭,还为勤劳的小蜜蜂换了双“云”翅膀。
庙台子村蜂农章朋军使用智能蜂箱,运用手机便可远程监测蜂箱的温度、湿度和蜜蜂进出量,还能自动投食喂水,在降低劳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酿蜜效率。“省力又省心,智能蜂箱比传统蜂箱产蜜量高出30%。”章朋军说。
科技改变农业。留坝县从技术赋能线下生产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围绕食用菌、蔬菜、土蜂蜜等产业,采用特色建基地、科技扶龙头、质量扩规模、品牌创市场的模式,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采取智能化、科技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农技服务能力,解放农户生产力,留坝县紧紧围绕农业战略产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整合全县机械力量,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常态化联村、联企、联基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无人机“飞防”作业以及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等,将科技服务实实在在地送到基层一线,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林下经济借绿生金
森林是钱库,富藏金山银山。
在青桥驿镇蔡家坡村十二元沟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户彭刚正带着周边的乡亲们,干劲十足地抢栽猪苓。2024年,彭刚积极引入中药材产业新技术与新品种,成功种植了100余亩高含量甙淫羊藿。“以后我会继续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让留坝的中药材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彭刚说。
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近年来,留坝县本着“道地品种、生态种植、产出好药”的理念,大力发展以猪苓、西洋参、天麻为主的特色林下经济,通过“基地+大户+农户”的运营模式,引导农户将分散林地流转或出租给村合作社、企业(村集体)集中管理经营,农户参与务工、学技术“以点带片”逐步形成留坝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不只是中药材,林下养鸡、养猪、养菌、养蜂也成为留坝县发展林下经济的特色产业。
在马道街社区白果坪生态养鸡场,一只只土鸡精神抖擞,在山林间撒欢进食。“养鸡场建在林间,是当下追求的生态绿色养殖,很受市场欢迎,养出来的土鸡质量很好,根本不愁卖。”鸡场的负责人景印海骄傲地说,预计到年底将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
该县持续培育壮大土鸡、土猪、食用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带,推动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使林下经济走上了“规模化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快车道。据悉,留坝县已发展林下中药材2.16万亩,实现食用菌总产量2.9万吨,生猪2.86万头,土鸡19.1万只,中蜂4万群,全县近6500户农户参与到林下种养产业中来,成了“绿色”经济的直接受益人。
美丽乡村共建共享
走进江口镇梭椤村,洁净宽敞的乡村道路边,留存着乡村记忆的老旧、闲置农具被摆上了展览架。独具特色的小广场、小花园,废轮胎秒变厨房换气扇的“新衣裳”……既沾“土气”、又接“地气”,还显“大气”的创意改造,让梭椤村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打造过程中,离不开村民的支持。”梭椤村党支部书记张秋菊说,“我们利用院坝说事会、入户走访、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动员群众加入到了扮靓家乡的建设中,坐在一个板凳上聊一聊,才能聊出‘金点子’!”经过干群的集思广益以及齐心协力,以古梭椤树为鲜明文化符号的特色村落打造完成。
千村有千面,在留坝,有以食用菌产业为中心,结合留坝特色文化和民俗,一户一模样的火烧店镇烧房坝村;还有结合农耕文化、体旅融合发展的留侯镇营盘村;更有以银杏为主题,用银杏叶装饰村庄的玉皇庙镇石窑坝村……
今年以来,留坝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微”模式发力,坚持“小整治”和“微改造”相结合的思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乡村打造成一处又一处村民身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景观。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不仅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来到留坝各村休憩打卡,让周围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村美民富的和谐场景也让留坝“四微”模式获得了省市点赞。
农时四季,沃野田畴,瓜果飘香。如今,在留坝县,粮食、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畜牧等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留坝越画越生动、越画越美丽。(供稿:留坝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马俊理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