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当我们计划踏上来蒲开启研学之旅时,不妨先从当下热门的春节档电影《哪吒2》说起,它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大银幕上掀起热潮,影片中的哪吒颠覆了传统形象,探讨身份困境与自由意志,引发文化反思与角色共鸣,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代精神。但大家可曾知晓,在1979年,一部名为《哪吒闹海》的动画电影,同样以哪吒为主角,却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惊艳了整个时代。现如今蒲城县老影院电影博物馆门前泛黄的海报依然向我们诉说着《哪吒闹海》的初代传奇。那时,没有先进的电脑特效,全靠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一笔一画精心绘制,那种古朴而诗意的表达,深深烙印在无数观众心中。
从《哪吒2》的现代奇幻,回溯到1979年《哪吒闹海》的水墨传奇,我们看到了哪吒这一经典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别样魅力。当我们将目光从这两部跨越时空的哪吒电影移开,在现实世界里,也有一个地方宛如电影文化的“时光宝盒”,承载着岁月记忆与电影文化的灵魂,它就是坐落于蒲城县东槐院巷的老影院电影博物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研学旅行,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它打破了课堂的边界,让知识在行走中鲜活起来。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节,让我们带着对《哪吒2》的热情,回味着《哪吒闹海》的经典,一起走进蒲城老影院电影博物馆,开启一段穿越光影百年、让青春与历史激情对话的奇妙征程,感受跨越时空的电影魅力。
踏进博物馆,仰头你会看到一栋两层高的建筑,这是在保留了原有老影院的基础上修旧如旧建立的博物馆,不论是建筑两侧毛主席的语录、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红色五角星,还是序言厅里的水磨石地板,都瞬间将时光拉回往昔。在数字技术重构观影方式的今天,老影院电影博物馆犹如一台时光放映机,将泛黄的胶片记忆投射在当代文明的银幕上。这个充满机械质感与光影魔法的空间,为研学提供了绝佳的跨学科研究场域。走进内部,宽敞的大厅仿佛是电影世界的序章,四周墙壁上,大幅经典电影海报从黑白默片时代一路延展至现代商业巨制,每一张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电影记忆,成为同学们踏入光影世界的“邀请函”,引得大家纷纷驻足合影,开启探索之旅。
这时研学讲解员已化身时光引路人,娓娓讲述电影起源。从古老东方的皮影戏,到19世纪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放映机,到清末电影传入中国,再到70年代电影下乡、进村。让同学们仿佛沿着历史长廊漫步,宛如踏上电影发展的编年轨道,真切感受到电影诞生之初的震撼,也目睹了电影从萌芽走向蓬勃的历史瞬间。再往里走,展示柜中陈列的早期电影放映设备,从复杂齿轮与摇柄构造的手摇式放映机到先进的数码放映机、从厚重到轻薄不同年代的电影胶片,它们是电影技术发展的见证者,也见证着科学技术的时代革新,每一台机器都蕴含着无数电影人的智慧与心血,也激发着大家对昔日放映员工作场景的想象。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里无疑是绝佳的第二课堂,研学过程中,专业的讲解员会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电影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电影制作的奥秘,通过互动体验,激发大家对电影艺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紧接着上二楼,VR全景观影极致体验区吸引着大家感受电影最前沿的科技技术,我们可以边观察边体验,触摸着电影技术发展的脉络。走到二楼玻璃隔断处向下看,还可以看到前区放映厅和老影院座椅的保留陈列,同学们可以坐下来静心观影,亲身体验电影放映的全过程,了解从胶片到银幕的神奇转换,感受过去与当下不同时期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与老影院来一次横跨半世纪的炽热相拥。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包括电影放映体验、电影知识讲座、经典影片赏析等内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电影文化,收获知识与快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同学们,在这趟研学之旅中,我们穿越光影百年,对话历史,收获的不仅是电影知识,更是对艺术、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刻理解。跟我走蒲城,走进老影院电影博物馆,让我们一起在百年光影中,遇见课本外的“彩蛋”,用青春书写属于我们的光影篇章,在实践与探索中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
春语知行,时值蒲城27万亩梨花盛开,如雪似海,微风拂过,花瓣飘落,这是大自然谱写的浪漫诗篇,当蒲城老影院电影博物馆研学与梨花文化相遇,便是一场知识与美景、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梨花开,春带雨;研学行,启新章。”在这柳絮轻扬、梨雪纷飞的美好时节,共同开启一场“赏花·观影”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研学小课堂之《电影的起源》皮影戏被称为世界“电影的始祖”,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学生观看的十大励志电影 《阿甘正传》 《无问西东》 《垫底辣妹》 《我不是药神》 《放牛班的春天》 《风雨哈佛路》 《当幸福来敲门》 《奇迹·笨小孩》《肖申克的救赎》 《哪吒之魔童闹海》(供稿: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王薇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