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汉中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医护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症患者,充分展现了我院在危急重症救治领域的专业能力。
患者是一名52岁男性,7年前,因双下肢水肿于外院确诊为 “肝硬化失代偿期”。此后,病情时有反复,多次因腹水住院治疗,病情得以稳定。3月17日夜间0时许,患者毫无预兆地出现呕血症状,连续呕血5-6次,呕出的血液呈暗红色且伴有血凝块,同时伴有头昏、乏力等症状,情况危急。家属紧急拨打120,患者被迅速送至汉中市人民医院。急诊以“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将患者收住于消化血液科。
入院后,经消化血液科医生详细诊断,确定患者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治行动迅速展开,消化血液科团队立即予患者补液等治疗,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内镜治疗的必要性。
征得家属同意,内镜室主任余涛亲自主刀,刘淑妮主治医师担任助手,李珍、苏静护士协同配合。完善术前准备,上午9时30分,手术在内镜室准时进行。余涛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其需要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EVL+EIS+HI手术。当内镜循腔进入患者体内,可见胃内大量积血,退镜至食管管腔,同样有大量鲜血及血凝块。在距门齿25cm以下,可见蓝色串珠样、蚯蚓样的静脉曲张,直径约0.5-1.0cm,在距门齿 37cm处,清晰可见静脉曲张破裂口,鲜血呈泉涌状喷出。面对这一紧急且棘手的状况,余涛医生迅速判断,先使用1枚钛夹封闭破裂口,随后将止血凝胶精准注射到出血部位。这一系列操作后,原破口处出血明显减少。紧接着,余涛医师使用套扎器,从破口下方1cm处开始套扎,并以螺旋式向口侧完成套扎。再次观察时,出血停止。整个手术操作过程约30分钟。术后,患者未诉不适,被安全送返病区。
术后,医疗团队迅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嘱咐患者术后禁食,并给予抗感染、降低门脉压、抑酸、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病情变化,以备必要时行 TIPS进一步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逐渐脱离危险,身体各项指标趋于稳定。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已于近日出院。
知识驿站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的综合征,其中肝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诸多临床表现中,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紧急,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救治难度。
此次成功救治,体现了汉中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团队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面对复杂危急的病情,全体医护人员冷静应对、紧密配合,践行了医疗工作者的职责,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汉中市人民医院将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致力于为更多患者的健康服务。(供稿:汉中市人民医院)
责编:卓西玲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