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主题活动是在“双减”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路径的创新探索,将书本知识生活化,将学科界限模糊化,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向,挖掘学生潜能,梳理学习自信,全面提升学科素养,激励更多的孩子走上舞台,站在中央,绽放光芒。
凤县第三小学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自3月初以来以年级组为单位启动了学科融合主题活动,通过一个月的实践,让学生在跨界融合中实现了全面发展。
种子的奇妙之旅——凤县第三小学一年级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阳光暖煦,微风轻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一年级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奇妙的种子跨学科之旅”。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活动以“种子”为核心,通过融合语文、音乐、美术、科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
本次活动中,各科教师围绕主题研讨确定实践活动,精心准备种子生长资料、实验工具、艺术创作材料等,规划活动流程。
语文篇:种子的故事会
在语文的世界里,孩子们聆听关于种子的动人故事《一粒种子的旅行》,背诵关于种子的儿歌《我是一粒小种子》。在故事里、在儿歌中,孩子们了解到一粒不起眼的小种子,最终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他们用手中的笔和纸,以手抄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种子从沉睡到破土而出的瞬间,激发孩子们渴望了解种子生长过程的兴趣。
数学篇:种子的成长密码
数学课堂中,孩子们化身小小统计员,仔细计算着种子从播种到发芽所需的天数和发芽种子的数量,还在五年级“小老师”们的帮助下学会用直尺测量植物生长的高度,让数字与植物生长建立起紧密联系。
科学篇:种子的秘密实验室
科学课上,种子的生长视频打开了学生对生命奥秘探索的大门。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种子的内部结构,揭开种子生长的奥秘。孩子们动手做简单的发芽实验,记录每天的变化,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科学,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理解自然界的规律。
美术篇:种子的色彩世界
在美术老师的引导下一年级小朋友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种子的成长画卷。从嫩绿的小芽,到繁茂的叶片,再用泡泡泥形象地展现种子生长的过程。
音乐篇:种子的旋律
在音乐课上,老师用旋律和节奏描绘种子的成长轨迹,教唱歌曲《奇妙的种子》。那旋律如同春风拂过大地,唤醒了沉睡中的种子。音乐课上孩子们拿起小小的打击乐器,或是简单地拍手、踏脚,创作一段属于“种子成长”的音乐节奏,让音乐成为种子破土而出的力量。
成果展示 见证成长
活动期间,教室走廊上陈列着学生的学科作品,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种子生长的模样,童趣文字记录着奇妙发现。这些成果展现出他们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和创新思维。
表彰总结 激励前行
在总结表彰大会中,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副校长在表彰大会上鼓励孩子们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强调学科融合活动对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收获更多成长。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跨学科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用知识的种子,播种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凤县第三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扎实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探讨融合育人之路,让学生在学科融合主题活动中收获知识与快乐,让跨学科主题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来源:凤县教育体育局)
责编:王薇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