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武关驿镇“秦岭非遗乡集”建设工作,凝聚非遗传承与发展力量,4月8日上午,留坝县武关驿镇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秦岭非遗乡集”发展座谈会。副县长谢建斌、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范澄、县文化馆馆长吴伟、武关驿镇党委书记胡欣以及省市非遗专家、传承人代表等3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展开深度研讨,为破解乡村非遗发展困境、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凝聚智慧力量。
座谈会上,镇党委书记胡欣详细介绍了“秦岭非遗乡集”项目规划。针对河口村非遗传承断代、文化载体缺失等难题,创新提出“活态传承+文旅融合+集体增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计划通过建设非遗创作展示空间、开发研学体验项目、培育文创产品体系等举措,打造集技艺传承、文创开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村落,构建非遗人才培养与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让传统非遗在乡村发展中“活”起来、“火”起来。
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帆表示,“将全力助推秦岭非遗乡集发展,让非遗传承人‘在小地方干大事’,实现‘留得住、沉得下、创得出’的发展目标”。林栖文旅公司负责人王磊也提出后期运营思路,强调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传承人参与的三方联动,打造可复制的非遗产业化运营模式。活动现场,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帆与河口村签署合作意向协议,为“秦岭非遗乡集”项目落地筑牢合作根基。随后,镇党委书记胡欣发布“非遗新生·创意赋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活动,向非遗传承人发出诚挚邀约,鼓励大家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乡集建设注入更多艺术灵感与创新活力。
在交流环节,非遗专家与传承人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结合我镇实际为非遗乡集发展“把脉开方”。与会专家指出,非遗传承需打破传统保护模式,强化“非遗+”思维,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设计创新力量,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数字手段拓宽传播渠道,推动非遗从“展品”变“商品”、从“技艺”变“体验”。传承人代表建议深挖本土非遗资源,开发沉浸式工坊体验、亲子手作研学等差异化产品,结合“国潮”元素打造地域文化IP,让非遗更贴近现代生活。
副县长谢建斌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非遗乡集建设要抓好三个重点:多元融合,推动传统非遗与时尚设计、科技体验相结合,开发盲盒、主题民宿等年轻化产品,让非遗“破圈”走进大众;分批转化,以“先行动、再完善”的思路,优先落地非遗乡集建设,立足该品牌,以实际成效吸引人才和资本聚集;整合赋能,统筹县域非遗资源打造体验线路,通过联合营销、场景化消费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双向转化。
此次座谈会既是一次非遗发展的思维碰撞,更是一场推动非遗乡集落地生根的关键助力。下一步,留坝县武关驿镇将聚焦“非遗活态传承、文旅深度融合”目标,加快推进运营公司组建、文创大赛筹备及基础设施建设,让秦岭深处的非遗魅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供稿:汉中市留坝县武关驿镇)
责编:马俊理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