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槐芽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发展定位,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多维发展和治理体系创新”三大重点,不断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一幅乡村振兴崭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扮靓宜居宜业底色
在机制上保长效。建立“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激发工作动力,由“突击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管并行、常净常美。
在源头上抓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减少源头污染。实行“定点收集+直接运输+末端处置”管理模式,增设垃圾桶675个,实现镇域垃圾集中清运全覆盖;实施镇村污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补齐基础短板;整镇推进户厕改造,实现全镇卫生户厕全覆盖。
在面上重提升。通过集中整治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紧盯国省主干道沿线,河道“四乱,村内主干路和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明暴垃圾。今年一季度,镇村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开展“村庄清洁”大扫除活动16次,发动志愿者300余人,出动机械20余台次,清理河道10公里,集中清理垃圾1100立方。经过整治,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统筹推进产业多维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做强猕猴桃首位产业。深入推进“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建成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1000亩,积极推广猕猴桃数字化果园托管种植模式,开展“槐里小院”电商助农直播,提升猕猴桃品牌竞争力。
做大草莓特色产业。依托草莓组培产业园,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地合作,整合发展4000余亩脱毒草莓,培优“黑珍珠、越雪妃、淡雪、天使八号”等多个新品种,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打造“槐香草莓”品牌,亩均收益突破1万元。
推动稻渔共作产业。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千余亩,培育稻渔合作组织7个,陆基高位圆桶养殖基地1个,创建稻渔产业市级园区1个,形成“稻渔共作”“渔菜共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统筹推进治理体系创新,共建稳定和谐社会
预防为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文化浸润、数字赋能,构建起“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镇-村-组”三级矛盾排查网络,将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高频问题纳入网格化管理。推行“枫桥经验”本土化,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闭环。
文化铸魂,打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灯光篮球场、足球场等多处文体设施作用,开展“村BA”“锣鼓表演”等群众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和谐乡风民风。通过“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倡导婚丧嫁娶从俭办理,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等,推动形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供稿:宝鸡市眉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马俊理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