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园农庄的奋斗历程,是一段充满汗水与智慧的传奇故事,其背后是创始人曾立平先生与妻子毕锦梅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80后的毕锦梅,因家庭条件有限,早年外出打工,漂泊奋斗于各地不同行业,孤零零在外五年后,还是决定回乡发展。曾立平,1970年9月出生,汉族,早年历经军旅生涯的锤炼,并在山西、河北的矿场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出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最终选择回到蒿坪金石。两人回乡后渐渐熟络,因相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共同在老家创业。2010年,他们在老家流转了100多亩土地,从事大棚种植。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经验等原因,大棚种植并未能如预期般顺利经营。但敏锐的他们觉察到了家乡发展的潜力与机遇,在仔细斟酌和考量后,毅然决定转型。
2014年,毕锦梅夫妇创办了硒园农庄。他们深知,要在这片土地上闯出一片天地,必须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不懈的努力。从农庄的选址、规划到建设,每一步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曾立平更是亲自参与施工,用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搭建起了这座占地百亩的农庄。农庄的核心区域占地3000多平方米,拥有可同时接纳500人用餐的大小包间和露天卡座。此外,花园、池塘、菜地、游乐场等区域的精心布置,让每一位踏入农庄的客人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舒适宜人的环境。
在经营过程中,曾立平夫妇始终将创新菜品、提升服务和美化环境作为工作的重心。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每天研究新的菜品、改进服务流程、优化农庄环境,力求为顾客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除了经营农庄外,曾立平还积极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他与村民签订供销订单,确保农庄的食材新鲜、优质。同时,他还雇佣周边乡邻作为农庄的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曾立平夫妇紧跟时代步伐,开始通过线上引流、卖货的方式拓展市场。毕锦梅经常通过手机向广大网友介绍农庄里的美食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品尝。 如今,硒园农庄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不仅成为了当地颇负盛名的农家乐品牌,更是曾立平夫妇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不止十年”的承诺,将继续保持初心,为更多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在经营的十年间,硒园农庄凭借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先后获得了“安康市食品安全示范农家乐”、“紫阳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蒿坪镇首届‘美味腊八粥’评比金奖”、“蒿坪镇五好农家乐”、“紫阳县生态健康养老旅居示范点”、“蒿坪镇消费者满意示范店”等荣誉。“以诚为本”是硒园农庄的核心信条。在食材采购上,农庄对外部商户资质要求严格,必须核实后才能进行签约和交易。每一笔交易都详细记录,对每批食材的保质期、添加剂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份原材料都新鲜、安全、健康。同时,农庄还积极收购当地农户的自种小菜,助力村民增收。毕锦梅表示:“食材来源可靠、品质保证才能让顾客吃得放心、安心。”
除了食材的精选,农庄的菜品味道也备受赞誉。在乡村经营的十年间,每天吸引络绎不绝的食客,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顾客们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硒园菜品的优质和美味。在服务质量上,硒园农庄同样表现出色。农庄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必须进行体检,获得健康证后持证上岗。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化浓妆,不留长指甲,热情接待每位顾客,细致周到地为顾客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合理的建议。农庄内还会有不定时的民歌演唱供顾客欣赏,用餐环境也一直保持干净卫生、整洁舒适。院内和院外都设有专门清洁人员不定时进行清扫,每天接待结束都会对农庄所有角落进行大扫除,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在农庄享受温馨舒适的闲暇时光。
在价格体系方面,硒园农庄也做到了透明公开。每一项消费都明码标价,让顾客清楚了解各项服务的价格。价格制定以市场为导向,多年来菜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顾客结账时会收到详细的付款清单,确保吃得放心、明白、清楚,绝无隐形消费。硒园农庄的诚信不仅体现在经营方面,更体现在人品上。每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农庄都会邀请全镇的环卫工人来免费就餐。在政府各项活动中,农庄也一直积极带头示范,提供相关服务和资金。同时,农庄还为镇中心学校及各项公益活动献出爱心,积极帮助周围有困难的村民。在疫情期间,农庄更是组织在外工作的企业家共同在高速路口修建防疫检查亭,方便疫情期间进行核酸检查。
紫阳县蒿坪镇硒园农庄是毕锦梅夫妻二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更是诚信与爱心传递的典范。在这里,每一位顾客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真诚,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对健康和品质的承诺。硒园农庄以诚待人、以信立业,不仅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心,更为当地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供稿:紫阳县蒿坪镇)
责编:王薇
编辑:欧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