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访谈 四年驻村路  一生乡土情——中国人寿渭南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  刘军

四年驻村路  一生乡土情——中国人寿渭南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  刘军

2021年6月28日,带着组织的重托、肩负着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任,我被组织选派到潼关县秦东镇港口社区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回顾四年多来的驻村工作,有当初与社区干部难以融入的困惑,有面对社区发展前景思路的茫然,也有工作过程中委屈困惑的泪水,更有爬坡过坎后丰收的喜悦。回望这四年多的驻村时光,几多艰辛,几多曲折,但更多的是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同时收获了漫天的彩虹与无尽的感激。

IMG_256

用双脚丈量土地  让初心紧贴民心

2021年6月,我以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身份正式进驻港口社区,长年在单位从事单一工作的我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一时手足无措,迷茫无助,那些原本在心里谋划好的工作思路完全被各种现实问题全盘否定。那一刻,我深知,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只有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出步子、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了解实情、掌握实情,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用真情去遍访每一户群众,用科学的理念谋划发展,才能真正担负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在第一届2年驻村工作中,我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主动融入社区“两委”班子,尽快熟悉村情村貌、主动深入群众了解所需所盼、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完成社区的中心工作之余,我每天总要抽出时间到村民家里转一转、田间地头看一看,经常和村民拉拉家常、掏掏心窝说说话。寒来暑往,我不仅与当地群众打成了一片,也在与群众交流交往中真正找准了角色定位、理清了工作思路、熟悉了工作方法,自己也由当初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村里人”。当地群众也由原来把我当成“陌生人”,变成了无话不说的“自己人”。犹记得,社区苏家村三组詹彩侠家,其女儿因病导致瘫痪,家庭为其治病已负债累累,在入户访谈中得知情况后,我第一时间帮助他向办理监测户,并个人捐助1000元,鼓励他早日走出困境,战胜病痛。港口社区南刘师红星,家中夫妻二人因智力障碍,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办理子女补助。

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付出却让基层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扶贫济困的温暖。现在每每收到他们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微信,也让我倍感温暖和感动,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这也许就是支持和鼓励着我们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吧。

聚焦产业谋良策  拓宽群众致富路

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驻村工作队员面前最迫切、最现实的首要任务。2022年3月,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和社区“两委”成员经过多次分析研判,在中国人寿渭南分公司各级领导帮助下,策划了社区“关河古渡”五谷杂粮农产品礼盒,成立了示范引领社区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种植大棚10亩,用于种植草莓,积极联系省、市包联单位,4年来消费帮扶50余万元,带动社区农户60余户,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40余万元,这一有效举措不仅赢得了社区干部的高度认可,还得到了群众的赞许。目前,社区通过示范带动,群众以小米、花椒、玉米糁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

IMG_256

为更好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助力农民增收的驻村职责要求,我们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学习考察,于2022年11月申请社区公众号、并开展“我为社区农产品代言”活动,在网络平台积极推介社区农产品。随后,多次组织社区“两委”成员、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外出学习考察和调研。经过集体研究决策,积极申请社区产业园仓储、冷库、分拣车间等配套设施,改变了社区多年来无集体产业项目的局面。从此,社区集体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上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

主动作为不越位  齐心协力促发展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开展“一名党员做一件好事,一个支部办一件实事”活动,充分运用“党员积分制管理”“两转一强一提大讨论”“干部规划家乡行”,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引导居民正确处理个人、家庭、集体的利益关系。加强返贫、致贫风险监测,摸清返贫、致贫风险底数,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每月认真指导并组织5各支部的主题党日与理论宣讲活动,把党和政府相关的政策、精神第一时间传递到社区。

深入小组、农户调研,把社区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现状,村民的看法和意见,困难和需求收集汇总,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四年来,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不停奔走在各级各部门之间,为所驻村积极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支持,先后争取到潼关县民政局、供销联社、老干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各类扶持资金共计2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社区各类急、难、小困难和问题。

IMG_260

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亲自设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与社区LOGO,围绕社区所在老潼关古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特点,打造社区特色。

回顾四年多来的驻村工作,我与社区干部和群众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与干部群众交流交往过程中,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抱怨、不屈服、乐观向上的精神,无一不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热爱生活、不畏艰苦、努力工作,我在政策和物质上帮扶他们,他们在精神和心灵上为我补钙。乡村振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的驻村工作仍将继续,我将不辱使命,砥砺前行,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源:潼关县农业农村局公众号)

责编:王薇

编辑:欧晓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