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耀教育 探寻家史阅浩瀚古籍    

探寻家史阅浩瀚古籍    

家史是一个家族传承的记忆,我对家史的兴趣源于对家族根源的好奇。由于家族老谱失传,幼时在祖父那曾看到近代编修的族谱,在世系图张鑑名讳处有“明四品衔”小字标注,祖父解释了四品衔的大意,我不禁感叹老先人竟有做官的!2009年的时候,族内又有年长者续修了族谱,此次男女皆录,打破了女性不入谱的传统。是年23岁的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通过网络阅读了多部外族家谱,感觉我族近代两次编修的族谱有世系断代、无世系行传等缺陷,于是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探寻家史之路。在探寻窝子张氏家史的过程中,我仿佛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通过翻阅大量古籍,领略到了地方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IMG_261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家族的历史,我开始遍阅地方志。这些地方志犹如地方的百科全书,详细地记录了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阅读地方志,我仿佛看到了家乡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古籍是历史的见证者,我又根据县志记载查询了许多珍贵的古籍。这些古籍中,查到多数先辈的记载,这对我重修族谱无疑是重大的发现。每翻阅一页古籍,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气息。碑文和墓志铭则是另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它们铭刻着先人的事迹和情感,让我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研读先辈碑文和墓志铭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先人的故事,也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祖上出了十数位科举仕子,继而我又多方搜集科举文献资料,得到了近千册进士登科录、会试录、齿录、乡试录、乡试齿录等电子资料,不仅查到了祖上科举人物记载,还帮助多位文友查到所需。

在探寻家史的过程中,我逐渐爱上了阅读。阅读让我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阅读让我能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阅读让我能够沉淀心灵,感受知识的力量。通过阅读,我不仅了解了家族的历史,也对地方历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地方历史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蕴含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从家乡的山水、地理、人物、地名、庙宇,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到独特的民俗风情,从古老的建筑艺术到民间的手工技艺,每一个方面都展现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探寻家史,我对这些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热爱这片土地。

在探寻家史的过程中,我成为泾河文化研究会、泾阳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结识了多位志同道合,同样喜好钻研地方文化的良师益友。如:阎良政协的李飞老师、泾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成存义老师、县政协的任小钊老师、王桥中学泾河探研者王冰老师、县委宣传部樊哲老师、咸阳天阁村刘古愚研究者刘平望老师等等。他们有的是资深的学者,有的是热情的爱好者,与他们交流与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大家共同探研地方历史文化,以传承和发掘地方文化为己任。

探寻家史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我学会了耐心和坚持,学会了尊重和理解历史。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家族的重要性,让我对传统孝道文化有了深厚的认知。回首探寻家史的旅程我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次对家族历史的追寻,更是一次对自我的发现和成长。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不断前行。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家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地方历史文化的价值。我愿用自己的努力,为传承和弘扬地方历史文化贡献一份力量,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作者: 张俊

系县政协特邀文史资料撰稿人、地方文化爱好者)

责编:王薇

编辑:欧晓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