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3月28日上午,榆林市直高中历史联片教研第二次教研活动在榆林市第十中学如期举行。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榆林市教研室教研员李繁,市直高中高二历史教师全员参加,活动由榆林十中副校长惠巍玮主持。
榆林市第十中学副校长惠巍玮对参会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联片教研是“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希望同仁们通过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全面提高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榆林实验中学李铮老师讲授的《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在全球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课程首先通过探究“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强调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明的包容与创新。图片展示的物种共同点揭示了文化交流中的物种传播与融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从最初的艰难接纳到隋唐时期的繁荣发展,体现了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深刻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特点,展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近代西学东渐的阶段性梳理,进一步揭示了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最后,课程通过梳理华夏文明对东方和西方的影响,深刻理解了文化“本土化”的深远意义。整节课逻辑严谨,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北师大榆林实验学校罗红梅老师的《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课,生动展现了古代商路在促进区域间经济互动与文化交融中的重要作用。她以丝绸之路为例,详细剖析了商品流通的路径及其对沿线地区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罗老师注重史实与理论的结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贸易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她的讲解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与全球视野。整堂课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是一堂高质量的历史教学示范课。
授课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分别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策略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会教师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讲授的两节课有创新突破:一是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二是强化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三是创新了教学手段与方法;四是注重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效衔接。
教研首席教师、榆林十中校长陈宏伟作总结讲话。他提出了“三个坚持”的发展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解决教学难点;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坚持协同发展,完善联片教研机制。他强调,联片教研不仅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理念的更新。
联片大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专业化发展平台,也为推进历史课堂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各学校将以教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研究,深化课堂改革与创新,为推动榆林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张新伟)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