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
羌年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年节,羌语称为“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以祭天祈福、感恩还愿为主题。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三至五天。年节期间,羌民共同举行仪式,还愿敬神、敬祭天神、山神和寨神。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集体欢庆。羌年从精神上维系着人们与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不断互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增进文化认同的节日传统。
2008年,羌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羌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强县作为羌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羌年庆祝活动、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等多种方式,确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措施不仅让羌年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更多的游客和民众有机会了解和体验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11月,宁强县举办了“传统文化进羌区 全民联欢庆羌年”系列文化活动。
11月9日“情定羌州·缘来是你”大型羌族集体婚礼在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开启。18对新人身着传统羌服步入婚姻殿堂,尽显民族风情与幸福喜悦。这场集体婚礼以悠久的羌族文化为根基,美而不奢、简而不陋,不仅为新人们提供了一场难忘的婚礼体验,也让游客和当地民众进一步了解了羌族婚俗文化,以实际行动倡树新风、践行文明。
11月10日“羌韵宁强”生态半程马拉松在宁强南站广场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2547名跑者赴约宁强,畅享运动带来的激情和欢畅,感受羌韵宁强的无限魅力。本次赛事特别打造了“文旅体”赛道,从南站广场出发,跑者经过羌族博览园、玉皇观茶园等景区路段,让跑者既领略茶园山色,又感受羌族新年的快乐。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宁强打开了一扇展示山水人文和城市活力的窗口,收获了宣传、旅游、消费等一系列效益,让更多游客在旅途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也让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流量”,展示了“文旅+体育”的无限可能。
11月11日第七届千人百桌辅唐宴在青木川古镇回龙场老街开席。广大游客在畅游传奇古镇、一览傩艺绝技之余品尝了当地特色宴席–“羌族十三花”。“羌族十三花”因由十三道不同的菜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宁强县青木川等地,其菜系以其品种多样、精美可口、制作精细,颇具羌族特色而著称,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宁强县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羌文化系统性保护,将羌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作为“文旅兴县”战略的重要支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3.6亿元,为羌文化保护及实验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招商引资建设了西北最大的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建成县级非遗传习中心1个、镇街传习所15个、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打造非遗街区2个。成立羌族傩艺传承保护培训基地,发展傩艺传承队伍70支300余人,发展壮大羌绣、羌编、羌漆、羌医、羌药等产业,将羌文化与城乡建设、现代生活、产业发展等相融合,推动羌文化在传承利用中得到大发展。让羌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在推进非遗和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来源:宁强发布)
责编:马俊理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