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025年汉中市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在镇巴县苗乡广场拉开帷幕。来自汉中市7个县区40名制茶能手齐聚镇巴,书写着秦巴茶人的匠心传承,我县组织了9名“镇巴毛尖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积极参加了比赛,其中3人获得大赛奖项。
以赛促技,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
大赛严格遵循镇巴毛尖手工制作技艺标准,参赛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全手工制作,由省级专家、茶叶评审员等组成的评委团,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比赛现场,茶香氤氲,选手们手法娴熟,摊青时轻抖匀铺,杀青时精准控温,揉捻时力道绵长,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着镇巴毛尖“色翠、香郁、味醇、形美”的工艺精髓。
本次大赛同步设置了茶文化展演、非遗技艺体验等环节,吸引千余名群众参与。通过此次技能竞赛,既挖掘了民间技艺人才,也推动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文化赋能,擦亮镇巴茶产业金名片
镇巴毛尖历史悠久,承载着多层面的文化价值,它是地域文化的鲜活见证,是农耕文明的传承载体,是匠人群体的精神映照,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2025年4月,“镇巴毛尖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了汉中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传统技艺的申遗成功,不仅是对镇巴茶农世代匠心坚守的肯定,也为当地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如今,镇巴毛尖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醇厚的口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带动了茶叶销量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
下一步,镇巴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茶文化体验基地,吸引游客参与采茶、制茶、品茶等互动活动;将持续深挖非遗价值,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让镇巴毛尖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注入持久活力。 (供稿: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马俊理
编辑:欧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