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安康市第十八届运动会女子乙组篮球决赛中,紫阳队与旬阳队鏖战至双加时,终场哨响前7秒,紫阳队7号队员龚婷婷以一记冷静的中距离跳投完成绝杀,将比分定格在44:42!至此,紫阳队获得冠军。
本届市运会,紫阳代表团以“小县大志气”的姿态全面出击,在九大项目中展现强劲竞争力。
多点开花创佳绩,汗水浇筑奖牌成色
篮球赛场势如破竹,继男子丙组斩获“开门红”后,女子乙组登顶、女子丙组摘银、男子乙组跻身五强,四支队伍三登奖台; 突破性成绩频现,首次组队的羽毛球队在无专业训练场馆的困境下,男子丙组勇夺团体第五;足球男子乙组历史性闯入八强。
成绩的背后,是紫阳体育人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自2018年启动“青少年体育振兴计划”以来,全县构建起“校级联赛-县级锦标赛-精英集训”三级竞赛体系,每年举办青少年赛事超200场,打通竞技人才上升通道。“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让操场热闹起来,让赛事常态化起来”,县教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体育不仅是争金夺银,更是培养坚韧品格、团队精神的重要课堂。
体教融合树典范,从场馆到课堂的全链条育人
紫阳中学篮球馆,墙上“每天多练一小时,十年磨就一剑锋”的标语诠释着这里的训练哲学。教练团队创新“学业+专项”双导师制,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科学化训练。“龚婷婷那记绝杀,是上千次定点投篮积累的肌肉记忆”,主教练邱玲感慨道。而在30公里外的双安镇九年制学校,足球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新建球场上奔跑,这些“体育苗子”的未来正被写进县域发展规划。
面向未来再出发,以体育之名书写育人新篇
当市运会各项目比赛逐渐结束,紫阳体育人已锚定新坐标。紫阳县投资2.2亿元的体育活动中心即将动工,“乡镇学校运动场升级改造”列入民生实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全面铺开。“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热爱的运动项目,今天我们在市运会赛场培养冠军,明天更要在人生赛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分管副县长李莉强调。
此刻,回望颁奖台上紫阳健儿高举的奖杯,那闪耀的光芒中,映射着一个山区小县“以体育人、以体兴城”的雄心壮志。当体育真正成为教育的延伸、精神的载体,紫阳这片热土上生长的,注定是比金牌更珍贵的希望。 (朱学红 )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