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拂过紫柏街道青羊铺村,湿润的泥土气息中夹杂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3月3日清晨,猪苓种植户徐登全扛着锄头走进林地,和十几名村民一起翻土、铺菌材、埋猪苓菌种……
“去年仅猪苓就让我赚了10万多!”徐登全擦去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徐登全作为青羊铺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早在2020年,他便开始种植猪苓。“种植一亩猪苓需投入4万元,3年生长亩产可达20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公斤5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10万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徐登全说。
近年来,留坝县把林下中药材种植作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鼓励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徐登全便抓住中药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除了种植猪苓外,2015年,他还购置了一套中药材加工设备,在家做起了中药材加工。
中药材加工车间内,自动分拣机正将猪苓按品级分类,一旁的烘干设备正在运转,工人们忙着打包发货。“目前加工厂主要以粗加工为主,每天都要加工几百斤的中药材,所以我们会聘请了村里人来我这里帮忙。”徐登全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徐登全深谙此道,在发展林下猪苓产业的过程中,不仅以合作社为平台吸纳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管理,更通过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等帮扶措施,为村民铺就了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径。如今,他的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累计带动50户村民参与猪苓种植,蹚出了一条“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发展路径。
2024年,这一模式的成效凸显,结出硕果。紫柏街道青羊铺村猪苓种植面积突破180亩,年产干品108吨,产值超过540万元,亩产效益显著。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到“靠技生财”的现代产业,从零星散种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猪苓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脱贫户端稳了“金饭碗”,更激活了农村内生动力。(慕旭超)
责编:马俊理
编辑:欧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