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垄间汗,静待芽上春。随着气温逐步回暖,石泉县3.6万亩茶园全面进入春管冲刺阶段,茶农们趁着春光,在田间忙碌,为即将到来的春茶采摘季筑牢品质根基。
在喜河镇档山村,900余亩茶园规划有序、绿意葱茏。20多位茶农穿梭于茶垄间,忙着修枝、施肥、除虫、除草。他们辛勤劳作,为每一株茶树营造优良的生长环境。通过土地流转、采摘用工等形式,档山村茶园带动12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石泉县喜河镇档山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胡昌德:通过加强茶园管护,全村茶叶产业总产量达150吨左右,年产值约1000万元。档山村按照茶旅融合项目的总体思路,设接待中心和文创中心。下一步还将建设生态停车场、旅游打卡地、接待点等设施,将积极带动整个生态产业链提升和延伸。
在后柳镇磨石村,茶农们也在茶园里热火朝天地开展春管工作。陕西碧水晨毫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刚在磨石村流转土地建起700多亩茶园,每年收益超200万元,带动当地8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陕西碧水晨毫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刚:现在正是春管关键时期,还有20多天就可以采摘了。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把茶旅结合起来,我们在和西安的学校谈合作,等到春茶开采的时候,他们既能采茶、摘茶,还能炒茶,制作的过程中还能住咱们的民宿。到时候我们的茶园不但能采茶卖钱,还能让乡亲们多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近年来,石泉县始终把茶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推动茶园向标准化、绿色化迈进,提升茶叶品质与品牌影响力。目前,全县3.6万亩茶园的春季管护已接近尾声,首批春茶将于3月底前上市。
石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欢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巩固茶园3.6万亩、改建标准化茶园2200亩”的年度目标任务,按照“育主体、树品牌、提品质”工作要求,用好县镇村三级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队伍,持续加大茶叶技术培训、新品种改良推广、跟踪指导服务,引导茶企、村集体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用好“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提升茶品质、打造茶品牌、唱响茶文化,全面推进全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来源:石泉融媒)
责编:王薇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