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种植中药材的最佳时节,石泉县各镇村抢抓时节,掀起中药材种植热潮。
在饶峰镇牛羊河村,旋耕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农户正在种植玄参。近年来,牛羊河村立足实际,将中药材作为群众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按照生长周期,长短结合,种植了猪苓、玄参、丹参、何首乌、黄精五种中药材,每年带动村内2000余人次务工增收,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今年,村里又种植中药材300余亩,打造中药材示范园区。
石泉县饶峰镇牛羊河村党支部书记张道勇:“我们牛羊河村党支部采取“企业+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打造一个500亩县级中药材示范园区。下(一)步,牛羊河村将继续(坚持)发展中药材种植思路,依托包联单位优势,在林下种植上下功夫,争取2026年将牛羊河村打造(成)市级中药材园区。”
在喜河镇大雁村,一场中药材种植实用技术培训正在进行,农技人员详细讲解中药材种植及管护技术,并现场示范指导。大雁村也将中药材作为增收产业,种植了多种中药材。
石泉县喜河镇大雁村党支部书记李洪传:“今年大雁村一共种植中药材100余亩,其中有丹参、夏枯草、黄檗、石菖蒲等。今天由县上专家组织一场技术培训,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今年以来,喜河镇围绕“一带五区”发展规划和“六个千亩示范工程”产业布局,突出抓好中药材种植,以洞沟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紫苏、夏枯草、丹参、柴胡等中药材1000亩。
石泉县喜河镇副镇长向凤林表示:“下一步将强谋划细部署,立足全镇农业生产实际,守好“三农”基本盘,持续深入挖掘中药材资源优势,做好“中药材种植和观光旅游”融合文章,以中草药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出农文旅融合新亮点。”
近年来,石泉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产业强村和种植园区,深入推行“林+药”“药+草”“粮+药”立体生态种植模式,通过政策奖补、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引进中药材龙头企业1家,带动种植黄精、淫羊藿、吴茱萸、大黄、紫苏等中药材4万余亩,培育中药材园区7个,中药材产业重点村90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1个,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使中药材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来源:石泉融媒)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