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旬阳市蜀河镇:“五治”融合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旬阳市蜀河镇:“五治”融合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近年来,旬阳市蜀河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协同联动,构建起“党建统领、群众参与、网格联动、科技赋能”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新格局,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以政治引领铸魂,激活治理“红色引擎”

蜀河镇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让“红色旗帜”在蜀河大地迎风飘扬。通过大力推进以“支部班子强、支书能力强、党员作用好”为核心的“两强一好”示范体系建设,组织干部下沉至154个组,入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建立起“镇党委—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创新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通过不定期开展“院坝会”“板凳会”“田间党建”“楼梯党建”“岭上夜话”等特色党建活动,让党的声音更好地传递到群众中,2024年以来累计深入群众家中2000余次。党员干部带头组建“政策宣讲团”“普法宣传队”,将党的政策、法治好声音送到群众身边,成功将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024年以来,依托党建平台成功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3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eed0da39c74926206546a413c47c950.jpg

蜀河镇综治中心“三力联调”矛盾化解现场

以法治保障固本,夯实治理“法治基石”

“以前调解纠纷总觉得要靠人情,现在有了‘无忧调解超市’和‘三力联调’,就像在饭店点餐一样,可以点名自己信任的人来调解!”蜀河镇高桥社区居民王大姐的这番感慨,正是法治蜀河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蜀河镇着力打造“三维法治矩阵”,纵向打通“镇综治中心—蜀河司法所—蜀河法庭—蜀河派出所—法律顾问工作站”的工作链条,横向联动“乡贤调解队”“海鹏菊调解室”等社会力量,构建起“三力联调”服务平台。依靠该平台,2024年以来成功化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34件,化解率达到100%。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全年出动宣传车100余台次,刷写固定标语22幅,制作宣传横幅200余条,发放法律读本、宣传彩页35000余册,有效满足了群众的法律需求;开展“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85场次,结合党建活动开展普法宣讲,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民法典》《法律援助法》,通过以案释法加深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评选活动,2024年共选聘188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其中1人荣获“安康市最美法律明白人”称号,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45户,组织3次业务培训,培训“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450余人次,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e8bf98eaf1ea3404ceb076f08f651bc.png

在蜀河镇龙头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法治讲座

以德治教化润心,涵养治理“文明乡风”

“这个周我家被评为了‘最美庭院’,获得两个积分,在积分超市里能用得到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赡养老人也能得积分,还能上‘好人榜’,用不完的积分还能存着下次再用,现在村里人人都争着做好事哩!”张大爷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时高兴地说道,这正是蜀河镇创新推行“美丽乡村积分制”的真实写照。

蜀河镇通过建立涵盖“门前‘三包’、个人志愿服务、个人品德、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三维评价体系,以道德“红黑榜”作为群众道德指引的风向标,坚持将移风移俗与乡村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健全完善激励制度,将德治元素融入村规民约,组建“乡贤调解团”“道德评议团”,有效推动移风易俗进程,广泛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庭院”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辖区七家洼村六组龚德林家庭上榜十三届陕西省“五好家庭”。目前,蜀河镇登记在册乡贤217人,有效化解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柔性矛盾”32件,形成了“德者得、善者彰”的良好治理生态。

以自治强基聚力,激发治理“内生动力”

“今年村集体经济怎么增收?”“近期气温回升,正值耕种季节,大家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要禁止野外用火和焚烧秸秆。”“关于路灯安装位置,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在蜀河镇各村的农家院落里,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网格议事会”正热烈开展。这些议事会不仅将政策、技术传递给群众,也让群众的声音能够及时被干部听到。

近年来,蜀河镇深入实施“自治强基”工程,构建“136”自治体系,创新推行“民生微实事”票决制,建立起“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闭环。通过“网格议事会”形式,共收集民意诉求164条,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实际问题48件,培育“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34个,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3488563e0b614c9c1a2e0fefe0be64.png

利用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观察镇情

以智治支撑赋能,插上治理“数字翅膀”

“以前汛期下雨,晚上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发生危险灾害。现在有了AI红外摄像头,24小时自动识别外河堤和水库发电站警戒水位,一旦发现异常,30秒内就能将预警信息推送到镇综治中心大屏幕!”网格员小李对新的智能预警系统赞不绝口。

在蜀河镇综治中心的大屏幕上,全镇550个监控探头的视频数据实时跳动,尽显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成效。近年来,蜀河镇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完成镇级“平安乡村”智能治理平台建设,新建搬迁社区规范化标准化警务室1个、综治中心1个,新增集镇摄像头88个。结合“321”基层治理模式,82名网格员配备“平安乡村”APP,建立“一小时响应,24小时处置”机制,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服务全覆盖”。今年以来,通过智能预警成功处置安全隐患11起,网格事件办结率高达99.2%。同时,蜀河镇积极响应“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部署,推广信息联动机制,鼓励群众参与隐患随手拍、问题及时报,实时收集问题线索,形成了“科技驱动、一网统管”的智治新格局。

旬阳市蜀河镇通过深化“五治”融合,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美好画卷正在蜀河大地徐徐展开,为实现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涂子翀)

责编:张金侠

编辑:安歌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