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柞水:县紧握生态优势 气象服务精准护航

柞水:县紧握生态优势 气象服务精准护航

春分时节,柞水大地氤氲着蓬勃生机。充沛的雨水与晨雾为木耳生长提供了最佳环境,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时针拨回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春日雨露,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在智能联栋木耳大棚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了解木耳品种与种植流程,询问村民增收情况,欣慰地夸赞“小木耳、大产业”。这六个字,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柞水人的心田,更点燃了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时光荏苒,5年来金米村的山山水水见证了一场壮阔的产业革命。柞水县紧握生态优势,以气象科技为笔,在九山半水半分田间书写着“小木耳、大产业”的传奇篇章。

针对地栽、塔栽木耳的特殊性,气象部门在全县布设了60套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构建起覆盖不同海拔的监测网络。“这些监测站就像‘千里眼’,能实时掌握木耳生长环境的变化。”柞水县气象局局长余初晓介绍,通过数据分析平台,种植户能收到定制化的生长周期管理建议、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

在木耳气象科技小院里,木耳气象智能物联网监测预警系统集成了先进的观测与气候条件调控技术,实现了对大棚内部小气候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温湿度传感器、CO2浓度监测仪、木耳菌袋pH值检测设备……这些精密仪器织就的“感知网”,让每一朵木耳的生长环境都尽在掌握。气象部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携手,汇聚多领域专家为木耳产业提供全链条科技支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从菌种培育到采摘晾晒,从灾害预警到品质提升,气象科技如同无形的手,托举着木耳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木耳生长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有较高要求,刺孔、挂袋、采耳、晾晒,整个木耳生长周期我们都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科技小院让我们种木耳更有底气!”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木耳科技小院通过举办田间学校、技术培训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发展注入了人才活力。

在气象服务的精准护航下,柞水木耳于2024年成功通过“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被评为“气候好产品”。

“我们针对木耳生长黄金期,量身定制‘气候友好型’生产方案。”气象科技小院专家王立录介绍,通过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精准引导农户操作,推动木耳实现优质高产。

春分雨润,气象护航。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柞水县始终将木耳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金钥匙”。如今,全县木耳种植规模突破2.52亿袋,总产值跃升至13.26亿元。全县木耳种植规模突破1.15亿袋,木耳品牌价值达53.23亿元。气象服务为木耳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小木耳”托起乡村振兴的“大梦想”。(供稿:柞水乡村振兴局)

责编:王薇

编辑:昂扬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荣耀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荣耀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0

邮箱: rongyaosx@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