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9日,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主办,陕西府谷糜子(黄米)产业协会、府谷稷之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陕甘宁晋蒙国家糜子育种联合攻关协作组共同承办的2025 年国家糜子育种联合攻关项目工作会在西安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糜子育种联合攻关科研协作体系中的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等单位的60余位糜子育种专家与青年骨干,共商糜子育种发展大计。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陕西省种业集团代表也出席了本次会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步学,宁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亢建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天育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周建平主持。
任步学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对西北地区省区来讲,需要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糜子的品种创新,单产提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大有潜力可挖的。糜子虽小,但功能很大,不可或缺。糜子育种是种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糜子在维护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糜子育种联合攻关项目的实施对推进中西部糜子主产区的品种更新,助推糜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强化跨省区协作,整合糜子科研资源与力量,创新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加强科研攻关能力提升,推动糜子种业跨越式发展。
项目首席专家柴岩教授汇报了《国家糜子育种联合攻关项目进展》情况,甘宁晋蒙糜子育种联合攻关协作单位专家分别介绍了糜子种质资源鉴选评价与利用、糜子育种研究及转化情况,会议上专家们围绕糜子育种技术突破,种质资源创新,品种转化及产业化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会议举行了糜子育种联合攻关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通过签订陕甘宁晋蒙糜子育种联合攻关合作协议,进一步凝聚了五省区糜子育种力量,深化合作,加强协同,为国家糜子育种联合攻关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会上,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董孔军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高寒作物所李海研究员、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杨军学副研究员、内蒙古鄂尔多斯农牧科学研究院高志军副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本省区糜子研究历史、育种成就和育种技术与方法,分享了糜子育种经验和方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延安农科院、榆林农科院、神木农技推广中心专家报告了两年来的糜子育种研究成果,共同探讨糜子种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会议讨论了2025年糜子育种联合攻关项目试验任务,会后将进一步落实。(供稿: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