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川县凤栖街道凤园村一条长3公里的砂石化生产路正式投入使用。这条由村党支部领航、党员带头、村民共建的“民生路”,以人工筑基、碎石铺面的方式,打通了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为全村2000余亩玉米地和200多亩果园架起产业振兴的“黄金通道”。
道路改造工程从谋划到落地,全程贯穿“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村党支部针对泥泞路制约产业发展的现状率先提议,经村“两委”班子实地调研、反复商议形成初步方案,随后召开党员大会审议通过,在村民代表大会上,3公里砂石路建设方案以全票通过决议,并在村务公开栏同步公示资金预算、施工流程。“从拍板到动工,每个环节都摆在明处,大家的心里都透亮!”凤园村党支部书记王长虎指着公示栏说道。
过去每逢雨季,村内生产路泥泞难行,农资运输车辆频繁陷入泥潭,农产品采摘季更因道路不畅导致损耗。“以前下地得穿胶鞋,三轮车轱辘裹满泥,推都推不动!”村民马红卫回忆起旧路直摇头。面对这一“卡脖子”难题,村“两委”创新采用“村民投工投劳+集体出资”模式推进改造,党员干部带头成立施工队,10余名村民自发加入路基平整工作队,大家你一锹我一铲,将土地夯实、铺平,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扎实到位。参与铺路的村民马永平边擦汗边笑:“别看是人工挖土,可大伙儿干得可带劲了!碎石层足足铺了15厘米,以后再也不怕下雨后路难走了!”
一条砂石路,铺就振兴图。从“议事桌”上的民主决策,到“田间地头”的党群携手,凤园村用3公里“幸福路”生动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治理智慧。下一步,洛川县凤栖街道将继续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供稿:洛川县凤栖街道)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