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岐山县雍川镇楼底村的农田里,一行行葱苗被村民码成“绿色二维码”,新栽的葱苗叶片舒展,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去年,楼底村50余亩大葱丰收,平均亩产达4500公斤,亩均产值突破10000元,成品率高达98%。眼下,楼底村村民正抢抓农时,在去年的基础上,将大葱种植面积扩大10亩。村集体联合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站、宝鸡市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举办春季田间课堂,手把手指导村民掌握“三铲两趟”传统培土技法,配合腐熟有机肥替代化肥,既保留了大葱的醇厚风味,又提升了抗倒伏能力。
“我们的大葱能有这样的品质,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种植技术。”楼底村党支部书记赵敏介绍道。楼底村依托集体经济连片种植,采用“四统一”种植模式,成立农企合作示范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培土等12项新技术。实施的水肥一体化项目,使每亩灌溉用水节约30%,农药使用量减少25%,大葱农残检测合格率连续3年保持100%。这些葱白长、辣味足的优质大葱,已成为西府合盘、臊子面和陕西油泼面等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并销往陕甘川渝等地,销售额突破150万元。(王文伟)
责编:马俊理
编辑:欧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