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是推动乡村振兴、加速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南。今年以来,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党总支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精髓,以“党建引领、产业赋能、党群共富”为目标,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依托王南沟村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水果种植产业,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王新庄村组“千万工程”示范样板,在党建引领乡村建设的道路上稳步迈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党建统领,激活乡村振兴示范引擎
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专班推进、一村一策”机制,组织干部赴先进地区学习大棚种植技术,聚焦绿色有机生产,构建集约化经营体系。由2名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统筹项目全流程推进,广泛凝聚党员骨干、志愿者、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参与“千万工程”建设,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充分发挥川道村地理优势,连片建成5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座弓棚,配套智能放风、水肥一体化设施。山岭村推行村集体入股分红模式,规模化种植西瓜、甜瓜等特色果蔬,有效破解村集体产业单一难题,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赋能,共筑富民强村发展图景
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整合政策资源,村集体流转土地10余亩,投入140万元建成600米智能蔬菜大棚群,配套水塔、管线及智能化生产设备,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项目运营后,可提供16个就业岗位,预计年收益达3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142户农户户均增收超千元。与此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提质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程,争取上级资金160余万元,实施道路改造、墙体美化、外立面真石漆喷涂、太阳能路灯亮化等工程,因地制宜打造精致小花园、创意小菜园。如今的王新庄组,正逐步蝶变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新农村。
三治融合,擘画乡村和美崭新画卷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以自治塑乡风,组建“红袖章”志愿服务队伍,吸纳乡贤能人、致富能手等群体,深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治理效能,整治“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引导群众树立科学观念,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以法治强根基,推行“村民议事日”“民主理财日”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共谋、过程共管、结果共评”,将事务决策权、财经监督权交还给群众,构建阳光透明的基层治理机制。以德治润民心,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强化道德模范培育,在全域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每一处角落。
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以“千万工程”为蓝本,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升级强根基、三治融合促和谐,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为县域乡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乔静)
编辑: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