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风县绛帐镇凤鸣村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引擎,围绕猕猴桃主导产业,聚焦“抓党建赋本、抓资源赋能、抓服务赋势、抓理念赋智”的“四抓四赋”模式,实现村级产业有方向、有支撑、有保障、有效益,迈上了产业发展“快车道”,开创了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凤鸣村位于扶风县绛帐镇西北方向,毗邻眉县、杨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984户4011人,耕地面积4432亩,主导产业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060亩,年均产值4000万元左右。凤鸣村坚持围绕猕猴桃主导产业做实“全链条”文章,探索自主经营、多元参与、延链补链、产业融合、服务群众的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抓党建赋本、抓资源赋能、抓服务赋势、抓理念赋智推动产业发展,开创了党建领航、业态多元、品质一流、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村集体经济规模位列全县第一方阵,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淘宝村、陕西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陕西省标准化党建示范村、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抓党建夯基 产业发展有方向
凤鸣村坚持党建领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夯根基、明方向、强规划,发挥“头雁效应”。
建强班子,凝聚发展合力。注重提升干部能力,对12名综合素质优、群众基础好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择优选进村“两委”班子,筑牢党建根基。现任班子凝聚力强、业务水平高,平均年龄42岁,村党支部书记获评全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获评全省优秀乡村“法律明白人”。
找准路子,领办集体合作社。党支部牵头谋想法、找出路,按照“支部引领、协会运作、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成功创办凤鸣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扶风兴凤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科学建立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使村级产业经营模式由分散化向规模型转变,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利益共享机制。
三是开对方子,优化产业布局。围绕猕猴桃产业,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着力破解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以猕猴桃为主导、良种繁育种植为首位、“凤鸣牌”花粉加工为特色的多元业态布局,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抓资源赋能 产业发展有支撑
凤鸣村通过“资金扶持、土地盘活、人才牵引”等形式,不断提高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以资金扶持延伸产业链条。着眼做强猕猴桃全产业链,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导建成的农资服务部为链首,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相继建成花粉加工厂、储藏冷库、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电商直播间、果品直营店等项目,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经营、服务”于一体,500余名群众镶嵌在“链条”上,实现发展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凤鸣村猕猴桃花粉加工厂
以土地盘活壮大产业规模。抢抓创建国家小麦制种大县的机遇,流转塬上低产田、撂荒地等1000余亩,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武农981、西农388等小麦良种,年产小麦良种100万斤、秋季青贮1800余吨。平整沙场复垦地50亩,流转周围连片土地50亩,栽种丹参苗中药材100万株,亩均增收1500元。
以人才牵引拓宽产业空间。以人才议事厅和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平台,梳理各类人才210名,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召开在外成功人士恳谈会3次,对接创办占地300平方米的电子元器件村镇工厂1家,开展“订单式”生产,解决了6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抓服务赋势 产业发展有保障
凤鸣村着眼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聚焦托管、技术、销售等农户生产困境与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做强保障。
搭建平台促托管。以“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利灌溉自动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为目标,搭建村级合作社平台,实行全程保底托管服务模式。组建由30余名“田秀才”“土专家”组成的农业生产服务队1支,配备无人机、旋耕机等农机具11台,提供覆盖耕、种、收、管、售的“一条龙”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托管面积达6000亩,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每亩降低成本10元,每户亩均增收100元。
合作联盟提技术。推行“合作社+”产业联盟,与西农等高校、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等行业协会、县农技中心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为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15期,受众2000多人次。
电商直播畅销售。依托“中国淘宝村”平台,建成全县首家“村级电商公共服务基地”,发展电商新业态,促进凤鸣猕猴桃远销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带动群众开办微店和淘宝店铺180多个,单日销量最高达4万余公斤,单日销售总额突破20万元。
凤鸣村猕猴桃销售电商直播间
抓理念赋智 产业发展有效益
切实践行大农业观,按照“促增收、共富裕、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效益坚实稳固、社会效益加快转化,生态效益有形拓展。
坚持复合经营理念确保经济效益提升。汇聚资金入股、资产盘活、项目带动、村企合作等经营理念于一身,为产业链条增值注入“活水源泉”,通过农资服务部、花粉加工厂、冷库租赁、农机社会化服务、村企合作“果当鲜”直营店、良种繁育基地、电子元器件加工厂、中药材种植等多种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2023年全村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万元,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快社会效益转化。树牢产业发展为人民宗旨,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为677户农户均补助50元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16个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提供4.8万元教育支持,为35名“准大学生”发放4.5万元助学金,让特殊、困难群众共享集体经济的发展红利。
凤鸣村为“准大学生”发放升学奖励金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效益拓展。推广采取有机质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技防等方式,猕猴桃耕种地有机肥料、新特农药、生物药剂等使用覆盖率100%。实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项目,将猕猴桃枝条统一回收粉碎转制为菌肥,秸秆回收肥料化利用率达95%以上,农村“三堆”和秸秆禁烧治理水平得到提高。
凤鸣村坚持兴一片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完成了由软弱涣散村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蝶变,实现了由一无所有到全县首家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的跨越,将持续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共同体建设,在以产兴业、以产富农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来源:宝鸡市委农办)
责编:王薇
编辑:欧晓静